珠海校区、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国创赛”)培育优秀参赛项目,根据国创赛参赛要求,学校现启动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创赛培育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对象
全体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毕业5年内的校友(2021年及以后毕业生)。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组队,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不超过15人。
(二)项目类别
1.高教主赛道。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设置项目类型及类别。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3.产业赛道。项目分为企业命题组、成果转化组。
(三)项目要求
1.按照“统一组织、鼓励创新、强化过程、注重实效”的原则,国创赛培育项目以项目形式立项实施,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项目执行时限不超过两年。
2.申请者要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创新创业实践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仅限主持一个项目。
3.项目须真实合法,无知识产权纠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立足专业特色,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鼓励成果转化(专利、论文、产品等)。已获往届获奖项目可在项目进一步优化升级后申报。
二、申报流程
(一)项目申报材料:
1.项目计划书及项目核心证明材料:项目团队需提交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创赛培育项目计划书)(PDF版本)(见附件),申报书需系统阐述项目简介、项目背景、市场背景、市场痛点、团队介绍、解决方案、产品介绍、研发历程、核心技术、市场分析、项目转化与运营模式、发展规划、财务收入预测、融资计划、项目成果等(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模块内容)。项目核心成果(如:专利、论文、获奖证书)需整理后形成单独的PDF文件。
2.项目路演PPT:项目团队需根据项目申报书内容制作项目介绍PPT(需转换成PDF版本)。
(二)学院审核及推荐
各学院汇总本学院申报项目,组织专家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规则(2025)对申报项目予以评价及评分,填写申报项目评分表(见附件)及项目推荐排序表(见附件),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确定推荐申报项目。
(三)项目填报
项目团队学生负责人需登录遵义医科大学学科竞赛管理系统(网址:https://cxcypt.zmu.edu.cn/xkjs;默认用户名和密码与大创项目管理系统相同)进行网上报名。学生报名操作手册见(附件)。报名时需将项目申报材料(计划书、PPT)以压缩包格式上传至系统内。报名截止时间:12月10日。
注意:未经学院审核的项目不予组织参加立项评审。
三、项目评审
(一)教务处组织专家开展立项评审,采取项目答辩方式开展,分为路演和答辩两个环节,专家根据路演答辩情况,按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规则(见附件)予以评分。
(二)学校对拟入选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四、项目经费
(一)对批准立项项目,学校根据项目等级给予经费支持,按一般项目1.5万元、重点项目5万元标准发放遵义医科大学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创赛培育项目经费本。
(二)项目经费的开支限定在以下范围:
1.实验材料费:作为核心支出项,是开展项目实验研究的基础。涵盖各类化学试剂、生物样本、实验耗材等,为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技术探索提供物质保障,助力学生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
2.调研差旅费:为学生获取前沿信息、拓宽项目视野提供支持。包括前往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等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使学生能够接触行业最新动态,丰富项目内涵。
3.论文版面费(学生物理一作):鼓励学生将项目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发表。在核心期刊、会议论文集等发表论文所产生的版面费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影响力,推动项目成果的传播与交流。
4.专利申请费:保护学生的创新成果,为项目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包括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官方费用、代理费用等,激励学生积极进行发明创造,增强项目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5.其他辅助支出:还包括资料印刷费、专家咨询费等。资料印刷费用于打印项目相关的报告、论文等资料;专家咨询费则是邀请行业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评估所产生的费用,进一步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6.项目经费禁止用于人员劳务、餐饮娱乐活动、电话通讯费等支出,不得购买电脑及电脑配件、照相机、摄影机、打印机、移动硬盘等设备。
五、工作要求
各学院需严格按照学校《关于申报2026年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创赛培育项目的通知》要求,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一)强化宣传动员与组织申报。通过学院官网、年级群、辅导员通知等多渠道,向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毕业5年内校友(2021年及以后毕业生)传达申报条件,明确团队组建要求、项目类别及核心要求。鼓励结合新工科、新医科等重点领域组建团队,支持往届获奖项目优化升级后再次申报,确保项目符合国创赛评审标准。
各学院推荐申报项目数量参照推荐项目数分配表执行(见附件)
(二)规范材料审核与流程管理。对照通知要求审核申报材料完整性、真实性,重点核查项目主持人资质、项目合法性及成果转化潜力,确保无遗漏或不合规情况。指导申报团队按学校规定时间提交材料,配合教务处做好立项评审准备,组织项目参与路演答辩,确保流程顺畅。
各学院需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规则(2025)对申报项目予以评分,并于12月10日将申报项目评分表及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创赛培育项目推荐排序表原始表格及盖章扫描件发送至472573086@qq.com。
(三)加强项目培育与过程监管。督促负责人制定详细实施计划,定期跟踪进展,强化过程管理与实效评估。向项目团队明确经费开支范围,严禁用于人员劳务、无关设备采购等违规支出,确保经费使用合规高效。
(四)推动成果转化与经验总结。对立项项目加强跟踪指导,鼓励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或实际产品,赛后总结优秀案例并推广经验。
请各学院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统筹协调,确保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力争培育一批高质量项目冲击国创赛。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司马宇 赵智权
联系电话:0851-28642745
附件:
项目申报书模板
校赛系统填报指南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评审规则
项目评分表
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创赛培育项目推荐排序表
推荐项目数分配表
教务处
2025年10月27日